當前位置:首頁 >
要聞
黃嘴白鷺現身蠣岈山 海門珍稀候鳥“朋友圈”再添新物種
記者:
發布時間:2023-05-21 18:13:10 編輯:蘇敏 來源:南通網

新發現的黃嘴白鷺。
又至候鳥春遷時,蠣岈山靜謐的灘涂迎來了一批批風塵仆仆的“旅客”,一時間安寧祥和的氣氛變得熱鬧起來。在遷徙期,這里的每一天都像擁有著無限可能的“盲盒”,靜待被開啟。
安靜的清晨,一只漫步于蠣岈山海洋公園灘涂上,身披潔白“婚紗”的優雅身影吸引了海門生物多樣性調查小隊的視線。鳥類調查負責人田曄興奮地介紹:“這只美麗的候鳥叫黃嘴白鷺,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與常見大白鷺、中白鷺、白鷺相比,繁殖期鮮亮的橘黃色長喙以及頭頂仙氣飄飄的蓑羽是它獨特的身份證明?!苯洸殚嗁Y料,黃嘴白鷺在海門區上一輪本底調查中未被記錄,為新增物種。
黃嘴白鷺不僅是國家級重點保護物種(國Ⅰ),也是世界級珍禽,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和IUCN均將其列為易危(VU)物種,是保護級別最高的鷺科鳥類之一。曾為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常見的旅鳥、夏候鳥的它們,卻在19世紀末期由于那絲光般的羽毛被大量采集、買賣,加之棲息地的喪失,種群數量急劇下降。據IUCN紅色名錄官網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黃嘴白鷺的成體數量僅有2500-9999只,且仍呈下降趨勢,亟待保護。
此次四月中下旬開展的春季調查工作,共記錄到鳥類8目25科52種,包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2種,分別為:黃嘴白鷺(Egretta eulophotes)及黑嘴鷗(Larus saundersi),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3種,分別為:白腰杓鷸(Numenius arquata)、翻石鷸(Arenaria interpres)、大杓鷸(Numenius madagascariensis);IUCN收錄的珍稀瀕危物種共計6種;列入《江蘇省生態環境質量指示物種清單》的生態環境指示物種6種,列入《江蘇省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的物種6種。
記者 彭軍君 通訊員 郭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