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發布時間:2023-05-19 11:04:38 編輯:黃夢倩 來源:南通網纖維與紡織是我國的優勢產業。南通是國內紡織業集聚度最高、門類最齊全的地區之一。目前,南通高端紡織集群已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我市將化纖產業作為優勢產業鏈重點打造,加快建設享譽海內外的纖維新材料基地。
17日,由江蘇省紡織工程學會、上海市紡織工程學會、浙江省紡織工程學會聯合南通市市場監管局、南通市科協和南通創新區共同主辦的第十九屆長三角科技論壇紡織分論壇在通舉行。專家學者共研先進纖維材料與高端紡織創新發展,為我市產業發展提供了目標方向和路徑規劃。
協同加快新一代纖維研發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22年我國化纖、紡織營業收入均破萬億。
化纖工業是紡織產業鏈穩定發展和持續創新的核心支撐。2022年4月,工信部、發改委聯合出臺《關于化纖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構建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現代產業體系”,吹響建設化纖強國的號角。
“建設化纖強國,需要先進基礎原材料和先進基礎紡絲裝備作為支撐?!敝袊茖W院院士朱美芳說,這就要求我們加快新一代纖維的研發,提升纖維材料高值化、高性能化、功能化、智能化、綠色化,推動纖維科學革命性進步和發展,促進纖維產業轉型升級。
化纖產業創新發展,從哪些方面著力?朱美芳認為,可以朝關鍵基礎原材料、通用纖維、綠色低碳纖維、生物醫用纖維、智能纖維、先進裝備與智能制造等多個應用方向發力。以關鍵基礎原材料聚烯烴為例,國內高端聚烯烴需求量大,但自給率低,原因主要在于聚烯烴催化劑壁壘高,需要加快相關技術研發。再如,高端生物醫用纖維的利潤率高,不少發達國家和地區都在進行布局,我國也要加快生物醫用纖維關鍵原料的國產化,突破高精密復雜結構纖維制備技術。
分析產業發展支撐路徑,朱美芳認為,除了深厚的學科基礎及多學科充分交叉滋養,還要發揮政府、行業、科研機構間協同作用,完善問題導向與基礎引領雙向研發路線,構建政、產、學、研、用一體的科研協同體系。她介紹,其團隊和江蘇省產研院、南通創新區共建的江蘇集萃先進纖維材料研究所,正面向南通及長三角纖維相關企業需求,牽頭構建完整纖維材料產業創新體系,強化專業人才培養,推進科技成果轉化。
用可再生資源推動綠色轉型
當前,我國合成纖維的主要原料來自化石資源,但這類合成材料的使用一方面帶來嚴重微塑料污染,另一方面,隨著石化資源應用于能源的需求量不斷增長,石化資源也越來越緊缺。
“對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的追求,是全球綠色可持續發展的趨勢?!敝袊嗣窠夥跑娷娛驴茖W院系統工程研究院教授級高工郝新敏表示,研發可再生的生物資源纖維是必然選擇。他介紹,纖維素、甲殼素、藻類、淀粉中能夠提取出的可再生天然高分子材料總量每年超過100萬億噸,是開拓生物基纖維新材料的基礎。
所謂生物基纖維,是指使用可再生、可降解的生物質資源,通過生物或者化學等方法制造的一類纖維。近年來,郝新敏團隊致力于漢麻纖維的研發與應用。他介紹,漢麻是一種高產高效的經濟作物,具有低碳綠色、適應性好、綜合利用價值高等優點。
近兩年,以漢麻纖維為原材料的紡織品逐步得到市場關注和消費者認可,這是因為其兼具優異的吸濕快干性、天然的抗菌抗病毒防霉防螨性、卓越的抗紫外線性能、獨特的異味吸附性、良好的柔軟舒適性以及綠色環保低碳性。
目前,郝新敏團隊已在黑龍江等的示范區進行了漢麻規?;N植,圍繞全產業鏈進行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研發,形成相關標準體系。他建議,南通作為家紡重要基地,相關企業下一步可以加大對漢麻等生物基纖維材料的應用,開展產品研發,推動實現低碳經濟與工業可持續發展。
數字技術賦能全產業鏈
紡織工業日新月異,而ChatGPT帶來的是人工智能技術、大模型的“時”新月異。數字技術驅動變革,催生新交互、新消費、新供給、新平臺和新組織。怎樣更好地擁抱新技術,以數字技術驅動產業發展?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主任李斌紅認為,這是當下紡織企業和行業需要直面的問題。
“南通是中國紡織工業的發源地,也是當代中國紡織工業的先進生產力的代表,應該充分發揮在區域中的規模優勢和產業鏈完善的優勢,加強協同創新和集成創新,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崩畋蠹t建議我市把握數字時代的新紅利,圍繞智慧設計、智能制造和智慧營銷等產品全生命周期,提升數字化水平,推動實現數字時尚的新模式、新生態和新優勢。
中國紡織信息中心連續多年在國際、國內大型展會上發布紡織流行趨勢。李斌紅說,流行趨勢由專家研討確定的時代已經過去,當下,既要參考產業專家的感性判斷作定性分析,也要對消費者、市場動態、產業經濟數據進行定量分析,再加上物化創造,形成未來流行趨勢預測,這也是智慧設計的基礎。智能制造,同樣要以數據為基礎,從工業大數據應用技術、人工智能應用技術、工業機器人應用技術、虛擬現實應用技術、區塊鏈應用技術等方面開展關鍵技術攻關。
“企業可以分別從需求側、生產側、管理側出發,探索數字技術價值路徑?!崩畋蠹t舉例,需求側方面,可以通過決策系統發現目標客戶,管理側方面,可以利用數字化技術提升運用系統成本效率,通過業務和流程梳理,實現降本增效?! ?/p>
記者 王瑋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