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發布時間:2023-05-08 09:39:27 編輯:黃夢倩 來源:南通網連日來,江海大地291.1萬畝小麥吐出麥穗,在風中搖曳。全市小麥進入揚花盛期,也是病蟲害發生的高發期。我市堅持預防為主,主動出擊,持續打好“蟲口奪糧”攻堅戰,為夏糧豐產豐收奠定扎實基礎。截至目前,我市小麥赤霉病累計防治面積504.8萬畝次,多種形式統防統治面積372.9萬畝次。
早謀劃早預警早做準備
小麥穗期是赤霉病、白粉病、蚜蟲等多種病蟲害集中危害時期。其中,赤霉病是一種世界性病害,不僅會引起小麥大幅減產,威脅糧食安全,而且赤霉病菌分泌產生的嘔吐毒素會造成人畜中毒,危害健康。
市植物保護站站長李世峰介紹,3月下旬,植保系統調查發現,全市稻樁子囊殼枝帶菌率平均5.1%,部分地區高達20%以上?!拔沂行←溨髟云贩N對赤霉病抗性不強,中感及感赤霉病品種種植面積占比近四成?!?br/> “小麥穗期病蟲防治工作技術要求高、防治適期短,尤其是赤霉病可防不可治,一旦出現失誤,就沒有挽回余地?!笔修r業農村局副局長彭長青告訴記者,綜合菌源、品種、苗情及天氣趨勢,我市今年小麥赤霉病流行威脅情況不容樂觀。因此,防控好以赤霉病為主的小麥穗期重大病蟲害,事關夏糧豐收和全年糧食安全。
早謀劃、早預警、早準備、早防治。3月16日,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暨鄉村建設聯席會議上,我市就搶早抓好小麥病蟲害防控工作作出部署。4月以來,我市迅速貫徹落實全省春季農業生產工作會議精神,狠抓推進落實、服務指導和統防統治,全面打響小麥赤霉病防控總體戰。4月初下發《關于做好小麥赤霉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確保全力打贏穗期病蟲防治攻堅戰。4月10日,在通州區召開全市小麥穗期病蟲防治現場會,邀請省級專家授課,觀摩病蟲防治現場,部署高水平打好小麥赤霉病防控總體戰。全市各級財政累計投入赤霉病防控資金2800余萬元,60%以上均用于補貼防病效率高、控毒效果好的藥劑,有力推動了赤霉病高質量防控。
農技專家田間把脈開方
“首次打藥要掌握在小麥揚花初期,做到見花打藥、揚花一塊、防治一塊;對高感品種、生育期極不整齊和揚花期遇連陰雨天氣的區域或田塊,第一次打藥后5天左右開展第二次防治;如果揚花期遇到陰雨天氣,要選擇降雨間隙或搶在雨前打藥,藥后6小時內遇雨還要及時補治?!?月18日,農技專家來到通州區西亭鎮草廟村,指導種植大戶張學所開展小麥病蟲害防治?!澳氵@個小麥還有白粉病和蚜蟲,必須抓緊時間噴藥,否則影響收成?!薄澳銈儊淼锰皶r了,謝謝你們的指導!”張學所說。
為防控好以赤霉病為主的小麥穗期病蟲害,農技人員紛紛走進田間地頭,掛鉤到村、駐點包片,實地查看小麥苗情、病蟲情,通過召開培訓現場會、點對點指導等方式,將赤霉病防控的具體技術指導到田、到戶,有效提高群眾防治的主動性和科學性。
4月下旬,市農業農村局派出3個服務指導組,開展防控指導,及時掌握防控進度、統防統治等情況?!俺嗝共∧芊窳餍?,主要看小麥抽穗揚花期的天氣條件,陰雨天多、田間濕度大,就容易發病和流行?!敝笇ЫM專家向種田大戶們提醒,用藥方面,要選擇氰烯菌酯、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羥胺、葉菌唑等藥劑。其次,要注意輪換用藥,第二次用藥應盡量選用與第一次不同作用機理的藥劑品種,以延緩抗藥性產生、提高防治效果、減輕毒素污染。同時還要注意用足藥量和水量,確保防治效果,噴桿噴霧機畝用水量不低于20kg,機動彌霧、靜電噴霧畝用水量不低于15kg,植保無人機畝用水量不低于1.5kg。
科技助力防治精準高效
農技人員熟練操作手中的遙控器,植保無人機低空飛掠,將農藥霧流均勻地噴灑在小麥上。4月以來,我市各地通過自走式噴桿噴霧機、植保無人機等大中型高效植保機械進行“一噴三防”作業。
近年來,“飛防”在小麥赤霉病防治中發展飛速,更深受廣大新型職業農民的歡迎和青睞,成為防治小麥赤霉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4月20日,在通州區石港鎮優源家庭農場,綠油油的小麥田里,麥穗已露出了頭,不少麥穗進入了揚花期。農場負責人顏志榮正組織人員運用植保無人機,對承包的1300多畝小麥田開展集中噴防?!拔覀冇袃膳_植保無人機,在需要病蟲害防治的時候出動,每天可以噴藥1000畝田,48小時內即可完成飛防作業,不僅省人工,效率也大大提高了?!鳖佒緲s介紹道。
作為國家農業社會化服務試點縣,海安組織了200多家種植大戶為分散小農戶提供社會化服務,實現了防治的精準化、高效化。海安大公鎮周小兵農事綜合服務中心負責人周小兵正組織植保無人機對大公鎮王院村一塊零散田塊進行防治作業?!坝弥脖o人機,最好添加一點具有抗蒸發、抗漂移性能的助劑,不光作業效率高,防治效果還有保證?!敝苄”f,農事服務中心有植保無人機等機械30多臺(套),能夠服務周邊大大小小農戶幾百戶,確保老百姓在適期防治到位,滿足防治需求。
本報記者 唐佳美 盧兆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