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已經回到老家啟東市寅陽鎮長興村21組的邱海泉十分悠閑,而僅僅一周前,他還在戰火紛飛的蘇丹膽戰心驚。從當地時間4月15日聽到第一聲槍響,到次日頭頂響起轟炸聲;從4月24日接到撤離的通知,到4月28日登上沙特吉達飛往北京的班機……作為蘇丹撤僑親歷者,邱海泉安全到家后,面對記者采訪,他由衷感慨:“強大的祖國是我們最堅強的后盾!”

戰火:“炮彈在工地爆炸”
今年52歲的邱海泉是一名水電工,兩年前,受公司外派到蘇丹一發電廠項目工作?!皝硖K丹這么些年,不斷的政變、游行,已經習慣了。不過,沒有想到的是,這次的形勢居然如此嚴峻?!鼻窈Hf,4月15日其實雙方就已經交戰了,但是他所在的工地距蘇丹首都喀土穆有80公里,戰火還沒蔓延到,所以就沒有太當回事。但是,湊巧當天他到喀土穆辦事,距離喀土穆還有十幾公里的時候就聽到槍聲不斷傳來,他才明白這次事態的嚴重性。
“工作群里接到盡量避免外出的通知,我就拼命往項目工地跑?!鼻窈Hf,怎么也想不到,第二天居然就見到了以前電影里才能看到的戰機轟炸、高射炮反擊的畫面。4月16日,擁有戰斗機的政府軍開始對蘇丹“快速支援部隊”進行轟炸?!耙郧皼]見過這場面,開始還覺得新奇,直到一發高射炮炮彈的到來,我們才感到了恐懼?!鼻窈Hf,理論上高射炮應該在空中爆炸,可是有一發炮彈落到了當地工人的宿舍屋頂并爆炸。幸虧當地工人早就撤離,才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為了安全,大家利用工地上現成的材料加固了一個集裝箱,并拉起了安全網,遇到轟炸大家就把這個集裝箱當成臨時防空洞。親歷戰爭的恐怖,工地上包括邱海泉在內的6名中國人分外想家。
撤離:“中國人一路暢通”
在轟炸聲槍聲里,發電廠項目的6人很快等來希望。4月24日,蘇丹發生武裝沖突的第10天,邱海泉和同事們接到了大使館的通知,早晨6點到大使館集合?!傲璩?點準備,4點出門,從工地到大使館的80公里路足足走了兩個小時?!鼻窈Hf,從工地去大使館的路上所有人都非常緊張,隔一會兒就要面對荷槍實彈的軍人,一共經過了4個檢查站。但是讓一行人寬慰的是,每回軍人把頭探進車看見是黃皮膚的中國人,都會說“China,go go go!” 邱海泉說:“感謝大使館的努力,感謝祖國的強大,從工地去大使館的路上非常安全,一路關卡都放行?!?br/> 清晨6點多到達中國大使館,中午11點多出發前往蘇丹港。900公里路,15個小時,當地軍人看見大巴車頭的五星紅旗直接放行,一路暢通。
到達蘇丹港后,邱海泉和同事們及其他從喀土穆撤離的中國同胞宿營在中國港灣公司的營地。事發倉促,出發的時候什么行李都沒有帶,邱海泉還認為要忍饑挨餓一段時間。但是中國港灣公司已經安排好了熱氣騰騰的飯菜。邱海泉告訴記者:“在戰亂時期,能有這樣的安排,實屬不易,也讓我們感到暖心?!?/p>
回家:“登上軍艦很溫暖”
4月26日上午,南寧艦、微山湖艦提前抵達蘇丹港?!翱匆娮鎳能娕瀬斫游覀兓丶?,等待在碼頭上的中國人不約而同揮舞起手中的五星紅旗?!鼻窈H嬖V記者,在登艦的那一刻,他無比感慨,“軍艦上掛著橫幅‘軍艦是流動的領土,登艦即是回家’,這句話讓在場所有中國同胞都感受到了祖國的溫暖,看到了回家的希望?!?br/> 軍艦上準備了各種蔬菜、雞肉,米飯、饅頭、面條等主食,每個人還有水果。除了衣食無憂外,在軍艦上的一個細節,讓邱海泉深受感動?!爱敃r,船上人很多,十分擁擠悶熱,海軍官兵們把自己的床位讓給了我們,他們在過道上通宵值班。我終于明白為什么我們把解放軍官兵稱作人民子弟兵?!?br/> 4月26日登艦,次日上午到達沙特吉達港;4月28日下午,在吉達國際機場登上了中國蘇丹撤僑航班,在飛行了9個多小時后,邱海泉順利安全回到了祖國。
“回到祖國,和家人在一起,才明白身處和平的中國是多么幸運和幸福。萬里歸途,一路守護。危難時刻,強大的祖國永遠是海外同胞最堅強的后盾?!鼻窈H钋榈馗锌?。
本報通訊員王天威 陳文浩 本報記者黃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