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發布時間:2023-05-05 14:36:12 編輯:季肖寒 來源:南通網奮斗,是青春最厚重的底色。目前,南通長江段有三座世界級超級工程在同步建設。在項目施工一線,活躍著一群年輕人,他們分別在技術創新、工程建設等領域沖在前、打頭陣。
以工匠精神挑戰“不可能”
張靖皋長江大橋為目前在建的世界最大跨度橋梁,建設過程中將實現多項“世界首創”,刷新多項“世界之最”。其中,南航道橋主塔塔高350米,為世界最高懸索橋索塔。索塔鋼結構構造復雜、控制精度高、制造難度大。
在這項世界級工程的背后,數以萬計的青年建設者在默默堅守,用青春和汗水詮釋使命擔當。馬浩鵬和他所帶領的張靖皋長江大橋技術組就是其中之一,團隊里清一色的“90后”,目前正在全力解決南航道橋南塔及輔塔鋼塔制造及“2+1”立體預拼裝精度控制等技術難題。
中鐵山橋南通公司負責承制張靖皋長江大橋ZJG-C1標段,主要包括張靖皋長江大橋工程跨江段南航道橋南塔鋼塔、輔塔鋼塔制造和南引橋、中引橋過渡墩檢修平臺的制造。
馬浩鵬是一位年僅28歲的青年工程師,參加工作8年來,先后參與了滬蘇通長江大橋、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等多個重點項目的建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技巧,正因此,張靖皋長江大橋技術組負責人的工作落在了他的肩上。
“張靖皋長江大橋對于鋼梁制造精度控制要求極其嚴苛?!瘪R浩鵬告訴記者,南塔塔高350米,相當于125層樓的高度,而允許偏差僅僅在58毫米以內,只有一個拳頭的距離。南塔主要由30個節段組成,這就要求每個節段垂直度偏差須控制在2毫米以內,相當于4層樓的高度允許偏差值只有米粒大小。對于這樣一個幾乎不可能實現的精度要求,馬浩鵬和他的團隊夜以繼日進行技術創新,通過調查、分析、研究、試驗,制定了120毫米超厚承壓板制作專項方案用于指導生產,解決了超厚板件焊接變形控制難度大、焊后矯正困難、平面度要求高等問題;另外還聯合了技術、生產等各部門及相關單位,積極開展工藝研討,通過改進拼裝工藝、優化焊接順序、設計專用工裝并采用行業內最前沿的檢測手段——三維數字掃描來提升鋼塔制作拼裝精度。
眼下正趕在項目輔塔制造的關鍵節點,一線生產現場24小時不間斷作業。和馬浩鵬一樣,千千萬萬的橋梁建設者,正在以昂揚的奮斗姿態,在張靖皋長江大橋、常泰長江大橋等多座世界級橋梁的建設過程中,用年輕一代的擔當和使命去挑戰項目建設過程中的諸多“不可能”。
年輕的世界級工程技術主管
海太長江隧道被譽為“萬里長江第一隧”。
作為“十四五”江蘇省重點推進的過江通道項目,是目前國內距離最長、斷面最大的水下盾構隧道。工程采用多種新工藝、新材料,克服施工挑戰。隧道建設致力于打造交通強國江蘇樣板標志性工程、國際領先智慧綠色零碳隧道經典工程。
在施工現場,同樣活躍著一群生機勃勃的有為青年。
顧家豪作為海太過江隧道工程技術主管,今年才30歲的他,帶領著一支年輕的團隊,攻堅克難,助力南通“好通”。2017年,顧家豪大學畢業。2019年秋,加入中鐵十四局。三四年里,他先后參與了杭州天目山快速路改造橫穿新開河施工等工程,完成了深圳市一主干道快速化提升改造工程與上海地鐵15號線紫竹高新區站前期圍護結構的籌劃及施工工作,從項目技術員一步步成為如今世界級項目技術主管。
“長、大、高、深、險”是海太長江隧道項目世界級的難題,作為年輕人,顧家豪一開始也擔心與焦慮,他只得通過跳繩、聽音樂方式來緩解。但他更加相信組織的眼光與自己的實力,他堅信通過自己的努力能擔當起這重任。
作為海太長江隧道工程技術主管,顧家豪多次參與各施工班組的技術交底,保證施工滿足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施工圖紙的要求,每天巡查施工現場,發現有不符合安全標準及文明施工要求的及時制止,同時對施工現場開展技術攻關,指導工人進行施工作業,嚴把每道工序,確保工程質量強基達標。
心懷赤誠,你我皆是時代光芒。目前,中鐵十四局海太長江隧道項目部近七成項目人員不超過35歲。
平均年齡25歲的工程技術部
崇啟公鐵長江大橋作為世界最大跨度無砟軌道公鐵兩用橋,在建設初期就備受關注。它的穩步推進是當今鐵路建設團隊對于技術革新、難點攻克、生態保護等多方面的成果展現。參與這條鐵路建設的中堅力量從不畏懼困難的到來,相反,在建設中發現難點,攻克難點才是他們的看家本領。
“這個龐大的大型建模如何能準確落實在水流湍急的長江北支?”“如何能在上空和水域均有限制的情況下保證建設進度”……都是這支平均年齡只有25歲的年輕隊伍需要面臨的問題。
作為整個項目部最清楚大橋構造的部門,中鐵大橋局滬渝蓉高鐵V標二分部工程部長王明智與他的部員在技術研討中解決問題、優化方案。但建橋國家隊中最不怕的就是遇見問題,最不缺的就是解決問題的決心。作為技術骨干,王明智先后參與過無錫鳳翔路、湖杭鐵路、巢馬城際鐵路的圖紙設計,組織編寫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年度施工組織設計、主橋鉆孔樁施工專項施工方案、熱工方案等,參與鋼筋廠棚、鋼結構廠棚及料倉廠棚的計算復核、現場驗收等主要技術工作。
崇啟公鐵長江大橋不同于其他橋梁,作為非對稱施工大跨鋼桁結合梁,需要全過程對于其架設及線形精確控制。這支青年隊伍對此專門展開《非對稱施工大跨鋼桁結合梁斜拉橋智能制造與一體化線形控制技術》專題研究報告,并預計申請發明專利3項。
在滬渝蓉高鐵施工一線,雖然青年員工的崗位不同,但對于本職的敬業,總是帶著一股屬于青年的不服輸。他們不懼困難,不蹉跎時光,甘于在生產一線磨礪青春,用艱辛和堅守筑起城市的橋梁,他們是扎根施工艱苦崗位的青年力量,也是企業發展的新生希望。
青春的力量,不是時光的力量,而是夢想的力量。中國橋隧不斷刷新世界紀錄,彰顯的是中國精度、中國長度、中國高度和中國速度。一代代青年,在一個個世界超級工程現場,書寫著青春的多姿多彩。記者 彭軍君 通訊員 杜立平 李夢竹 宋新宇